更新时间:2025-08-23 12:54:47
《意大利式结婚》——这个为菲鲁梅娜的故事所选的片名,同时也向1961年彼得罗·杰尔米执导的《意大利式离婚》致敬——是我最重要的电影之一。它给了我一个极好的角色,一个全方位的角色,涵盖了一位聪慧而充满激情的女人25年的那不勒斯生活与苦难:一年接一年,她决心竭尽全力为自己的尊严和孩子们的未来而奋斗。换句话说,这是任何意大利女演员都会想要用来检验自己技艺的角色。
这部电影改编自爱德华多·德菲利波在1946年创作的话剧,该剧大获成功。菲鲁梅娜这一人物在1940年代末已深受观众喜爱,几乎有了独立的生命。
通常,我能一眼看透一个人,对我的角色也一样:要么我喜欢,要么我不喜欢;要么我能与她共情,要么我不能。菲鲁梅娜对我来说就像我的波佐利口音一样亲近。也许我喜欢她,是因为她始终遵循自己的格言:「不要做让人哭 (那不勒斯语: chiagnere) 的人,要让他们笑。」
当我答应出演时,卡洛[·蓬蒂]立刻行动。他先试探了马斯特罗扬尼是否愿意出演,然后把剧本交给了雷纳托·卡斯泰拉尼、托尼诺·圭拉、莱奥纳尔多·本韦努蒂和皮耶罗·德贝尔纳迪。但最后还是德西卡像往常一样,帮我扫清了心里的疑虑,他总能为我找到恰到好处的表演角度。
事实上,这部剧早在1951年就由德菲利波姐弟改编成电影了 [Filumena Marturano (1951)]。只要说起「菲鲁梅娜」这个名字,就会让人想起蒂蒂娜,以及其他演过这一角色的伟大女演员,比如意大利戏剧界的佼佼者雷吉娜·比安基。
德菲利波本人很乐意把指挥棒交给德西卡;他信任德西卡深厚的那不勒斯精神与敏感。他似乎也很想知道我会如何演绎他为之量身写就的角色。"Saccio ca 'a trattarraje bbuon"(我知道你会善待她的),他有一天对我笑着说。"Ca nun 'a farraje manca' niente, ca 'a darraje quaccosa d' 'o tuoje, e a farraje gira' 'o munno."(我知道你会确保她拥有所需的一切,你也会赋予她一些属于你自己的东西,并把她带入这个世界。)
把一部喜剧改编成电影并不容易,要保留舞台剧的力量又不至于冲淡其精华。就像在《烽火母女泪》里演的切西拉一样,菲鲁梅娜的年龄比我大得多。维托里奥用他一贯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带着一丝魔力。他把这一充满独白和对话的美丽故事搬到街头、弄堂、维苏威火山的山坡上。他带菲鲁梅娜去阿尼亚诺,那座建在火山口里的赛马场看赛马;带她去那不勒斯历史中心的耶稣新广场教堂;还带她去索里亚诺精致的糕点店,那店铺在电影里真实得仿佛能闻到美食的香味。他为故事染上影像的色彩,赋予它运动,让它穿越时间。通过把菲鲁梅娜从剧场中解放出来,他让她摆脱了年龄的局限,以闪回的方式讲述她年轻时的故事:先是留着短发的小女孩,战时在妓院外疯狂的轰炸中惊恐万分;然后是年轻的那不勒斯美人,性格开朗活泼、充满朝气。
终于,马切洛得到了一个不同于以往好好先生的角色。他把自己的唐杜米塑造成一个令人难忘的人物:留着夸张的小胡子,穿着优雅的衣服,带着几分戏剧化的浮华——与女主角形成了完美对比。女主角的悲剧在于:一个女人在不被注意、不被看见的情况下悄然老去。
马切洛和我在银幕上展现的激情,再一次成功打动了观众的心。因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充满缺陷的故事,甚至连它的幸福结局都带着深刻的人性。
我们所有参与这部电影的人都被它感动,同时拍摄过程也充满了乐趣。第一场戏里,菲鲁梅娜假装痛苦万分,这一场戏拍了十次,因为每当喊出「开拍」的时候,马切洛和我就会忍不住大笑,完全停不下来。那天维托里奥对我们真的很生气。他很累,脚也疼,而我们让他的日子没法过。甚至当神父来为临终祈祷时,我们本该严肃,但只要对视一眼,就会又一次忍不住大笑,把一切都毁掉。维托里奥面对我们这种笑场完全无能为力。他像宙斯一样愤怒地怒吼,仿佛凡人的恶作剧惹恼了他:「你们是两个演员,不是两个小孩!你们不觉得这样取笑我们所有人很丢脸吗?你们到底在这里干什么?够了,现在控制住自己!」
《意大利式结婚》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尽管此前《昨日、今日、明日》才刚刚获奖。它也让我获得了最佳女主角的提名。这是巨大的满足,更是一种确认:我凭借《烽火母女泪》赢得的那个奖,并不是一时情绪推动下的决定。
索菲娅·罗兰,《昨日、今日、明日:我的人生》(20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作者的幸运是作品的不幸”
下一篇:粗暴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