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影视动态 > 正文内容

这已经不是简单一部电影,而是一次异常综合的文化体验

穿梭在九龙城寨,平成时代日本,和艋胛台湾之间,这片提供的是一种跨时代加穿越平行地域的复合体验。 单是景观本身,我已觉有趣极了。 电影搭起的城寨壳,一方面是沿袭原著漫画的设定,同时,城寨作为绝佳的赛博朋克舞台,跟剧情对于人类存在究竟是自主意识还是受控制的讨论,亦非常搭调。 而日本片方在取景时,竟源源不断注入台湾元素,这进一步架空了城寨的现实性,却给观众打通了现实世界的历史认知——片尾字幕鸣谢一系列台北市新北市政府支持,简直是打破第四面墙的口述历史。 男主男配的花色衬衫,女主家中绿意浓浓的阳台,闽南味道的地砖和镜框,地产公司门口贴的对联和福字,唱k和夜总会的满满台味,第八号楼,妈祖庙的求签,道具极其细致却极度贴近闽南,出离香港文化,于是很fusion地融合出了一种亚洲文化奇观。 而拍摄手法上,又无比日本。从选角的相貌和服饰妆容,夸张动漫化的反派演绎方式,清纯甜美又倔强的女主,结尾男女主不可或缺的日剧跑,甚至片尾一边放着热血bgm,一边插播花絮彩蛋,太像日漫了。 这部电影透过拼贴各处文化符号,同时不依附于任何一条,创造出一种万花筒式的复合想象空间。Lost in Translation,表达的原意在传播管道中逐步消散,却也因中间介质而添加新的风味。这就是文化的本质,一种板块间碰撞结合形成的混合体,一种拼贴画,马赛克,是从旧事物的结合里诞生出的新事物。《九龙大众浪漫》的拍摄形式,用行为艺术的方式还原了文化形成的本质,令我兴奋不已。 回到剧情本身,这个“存在主义危机”的戏剧内核当然并不新颖,女主对于自身真实性的怀疑几乎就是《楚门的世界》,整个城寨把玩于某个造物主之手人人都是npc也是《黑客帝国》早就玩儿透了的概念。但本片依然有亮点,在于它把爱情的本质与人类存在的命题做了融合,且异常服帖。 从男主的故事线:爱上一个人的本质,是ta满足了人的自我认同,你爱ta,你更爱ta这个人背后所代表的更大的真实可爱灵巧与美好。于是,你便开始不自觉地重复ta的行为举止,而ta的离去便也反过来令你质疑你自身的价值。你与ta是一体的。 从女主的故事线:一个原本无意识的工具人,本该早上7点按掉闹钟起床,晚上6点准时下班,虽然也不知道意义何在。她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第二城寨居民,是因为她有了爱的情感,于是开始追问一些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喜欢他?我是另一个人,还是绝对的我?欲望是人感觉到活着的根本,这种燃烧的炽烈倒逼女主长出了自我,也破除了模拟城市的算法。 当早上7点的闹钟,是由他越过她按下,这npc的生活此刻有了实感,是被窝盖住的嬉笑和吻,是实实在在的当下,而不是follow某个你也不知道为何要做但还是照做的社会上下班时钟。 这个概念,我真觉得很浪漫。 Kowloon Generic Romance Generic在片中,是“生成”的意思,是工具人的模拟生活。但当有了romance,generic就会变成unique,你在庸常不知所谓的生活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真实,和活着的感觉。 片名译作九龙大众浪漫,也是取了generic的另一层含义。这种翻译的歧义,让我更觉妙不可言。我们都是普罗大众,但这样的自我觉醒,和冲破npc身份,可能发生在你我任何一个普通人身上。 是属于平凡人的最小单元奇迹。 下雪了,对着笑出眼纹的她,咬一口烫得满嘴滚的西柠鸡。 多中二啊。 多值得相信啊。

上一篇:加量版大长今寿司,男主许凯代餐

下一篇:时代变了,但规矩还是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