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影视动态 > 正文内容

赵贞吉与赵达功

“我的贪婪有数额,你的贪婪没有数额。” “也许你说的不错,但我不犯法。”这是揭露赵达功的话,与赵达功的回应。 “郑、何二人贪财,赵贞吉贪名而已”,这是揭露赵贞吉的话,赵贞吉内心真实想法也多次自白,“再苦一苦百姓”。 因此,本剧塑造的赵达功,与《大明》塑造的赵贞吉极为相似,都算得上非典型,又很典型的官僚。 非典型之处在于,他们都能抑制住经济、美色这方面的欲望,按捺住其高明的手腕不去染指这些,与大多数酒色财气上身的同僚不同。很典型之处则在于,他们仍保留与大多同僚相同的对上揣测逢迎,对下打拉利用的基本策略和具体手法。 但是从明之赵贞吉,到本朝之赵达功,其变化在何处呢?很明显,贞吉仍要维持清流之理想与形象,甚至还需要(被迫地)与更大的清流群体绑定,哪怕里面有些清流或者迂过头(如马宁远)、或者还没开窍(如高翰文)、或者真有想法(如张居正),也就是说这个群体仍然保有儒家士大夫文人官僚的基本体面。 而达功身上,更透露出教员遗留的一种匪气,官僚虽仍需唱高调、作伪装,但再也没有清流浊流之分,只有更赤裸裸的功利主义,他可以和任何类型的人的结合、切割,丝滑衔接,游刃有余。 其背后的问题,恰恰是儒教被新的意识形态取代,“士大夫”之独立性被“干部”之“一块砖可以到处搬”的零件属性取代之结果。用本剧里李东方的台词说,就是“(现在)中国的知识分子真是物美价廉。” 当然,懂的都懂,本剧最后必须给出一个反派人物赵达功被免职的结局。这也说得通,他是没有“犯法”,但他处在一个并不需要“犯法”就可以拿下他的环境里——不涉及经济罪状只能保底不坐牢杀头而已,他与自己想追求的成功之间,隔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这就主旋律所需唱响的“至高利益”,机关算尽,也敌不过机械降神呀。

上一篇:期待坏蛋联盟3!!

下一篇:编剧是真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