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影视动态 > 正文内容

从来没有悬案

对比一下原型案件就能发现案情是很简单的,詹周氏常年遭受赌鬼丈夫的暴力虐待和精神霸凌,自杀失败求死不能后在精神崩溃中杀死并分尸了丈夫。 它能成为民国四大奇案并非因为案件本身有多么悬疑难解,而是因为案件引发的社会广泛关注论争和在汪伪国民党先后两个司法系统延宕许久的坎坷历程,以上都需要以詹周氏确实杀死了丈夫才得以成立的,苏青等人是明知詹周氏残忍杀害丈夫仍同情她全力为她辩护,而反对方以及先后几任法官也是清楚她受尽欺凌失控杀人仍坚持判处死刑。正是这样的矛盾中才折射出了时代变幻和新旧观念的冲突。 而这部《酱园弄·悬案》偏偏舍本逐末,在根本不存在的悬疑上大下功夫,杀夫案一开始就变成了一桩无头悬案,但在之后的一个半小时内并没有任何进展。为了强行推进剧情,电影又搞出一个算命瞎子搅混水,警察局长薛至武的“不信命”竟然成了后续剧情发展的全部动力,因为被警告命格相冲不能碰这个案子,所以在汪伪政权风雨飘摇之际不想着逃命偏要和詹周氏较劲,先是刑讯逼供捏造事实获得口供把她送上法庭,又用船票贿赂法官才让她被判死刑,甚至到大厦已倾之时,薛宁愿放弃逃亡香港的机会也要去杀死詹周氏。不知不觉间,薛竟然成为了整部电影的真正主角,一个不计利益得失拒绝苟且偷生的命运挑战者。 而詹周氏则变成了黑警刑讯逼供、法官受贿枉法的受害者,社会舆论的反对也转向了对疑罪从无的呼吁,例如法院门口抗议者“反对无头公案开庭”的口号。 导演可能也知道剧情已经彻底跑偏了,所以试图依靠让副线西林《为杀夫者辩》的文章贯穿全片来踩刹车,然而如前所述,正是因为杀夫案的确定无疑,社会舆论对詹周氏的同情和支持才有了力量和合理性。魔改的案情之下,过分直白地不断重复强调实际上并不符合剧情的中心思想更显得滑稽和心虚。

上一篇:粗暴的标签

下一篇:简评